经人通报之后,陆无念见到了杨建同,将亲笔写的犯罪地图文稿交了过去。
杨建同当场打开翻阅,不住点头道:“看来那天你说的时候还稍稍简化了一番,没想到这画像方法还有这么多学问,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。有些内容乍一看似乎有些武断,细品下来竟然严丝合缝,挑不出毛病。”
“杨大人谬赞。”陆无念对文稿内容相当自信,如今也是微笑自谦。
“你小小年纪就能创造这么好的侦查方法,实在后生可畏。我可以断言,这方法不久之后必定成为案件侦查的重要手段。”杨建同摇摇头,表示自己并没有谬赞。
大夏朝疆域极大,每天都发生着无数案件,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加以追查,否则就不可能维持朝廷秩序,只能沦为蒙昧的犯罪焦土。有了陆无念提供的犯罪绘像方法,追查这些案件的效率将大大提高,极大地节约开支,并且更好地为百姓伸张正义。
光从这一点上来说,陆无念的功劳就已经是值得立碑纪念的级别。
陆无念也不敢贪天之功,只好苦笑,心道:重要手段倒确实是重要手段,但要说是我创造的,那还确实是有那么点心虚……
杨建同并不知道陆无念的心理,只看到陆无念谦逊和不好意思的表情,顿时觉得这家伙立下大功却毫不自傲,实在是难得的好苗子,完全符合儒家对君子的要求,心中更是觉得此子值得栽培,将来必能匡扶大夏社稷。
因此,他主动考校陆无念几句,本意是想指点一番。谁料,陆无念回答得滴水不漏,甚至比他本来想的还要多几分。他顿时来了兴致,你一言我一语地跟陆无念探讨其学问来。
于是,事情就变成了这样——
聊之前,杨建同的想法是这样的:这个年轻人不错,值得栽培栽培。
聊完之后,杨建同的想法变了:这家伙是哪里冒出来的?天底下真有生而知之者吗?该不会是什么儒圣转世之类的吧?要不栽培栽培我吧?对了对了,还有那个问题,我也想了很久没想明白,要不问问他吧……
半个时辰之后,杨建同才放走了一脸懵逼的陆无念。
陆无念边走边纳闷:这位杨大儒到底想干嘛,怎么问的问题一个比一个难,还好我是中文系教授,而且他问的这些东西学界也研究多年,早有些比较得到公认的结论,要不然非得当众出丑不可。
陆无念摇摇头走出县衙,默默在心里回想着方才杨建同说的另一番话。事实上,刚才的对话可不仅是杨建同问陆无念答,陆无念也问了杨建同关于修炼的事情。而这些信息,对眼下陆无念来说意义重大,他迫切需要了解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,修炼又是怎么回事。
综合杨建同给出的信息,还有陆无念自己从各种书上看到的内容,他终于大致拼出了有关修炼的拼图。
简单来说,修炼是人族驯化和掌控天地之力从而对抗强大妖魔的唯一途径。
要知道,妖魔是天生就能掌握天地之力的非凡生物,上古年间就已称霸,当时的人族只是它们的饵食和奴仆。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无数年,直到人族之中有无数惊才艳艳之人创造了不同的修炼途径,人族的处境才开始发生转变。
通过修炼,人族的力量不断壮大,与妖族的摩擦日趋激烈,最后爆发了规模巨大的两族战争。在这场持续数百年的壮烈战争中,人类的修炼途径不断丰富和完善,儒家、道家、佛家、墨家等等由不同先贤创立的修炼途径层出不穷,不断发展,史称百家争鸣。
这场战争最后以人族的胜利终结。此后,神州大地上绝大多数妖魔族群都退居北境,人族境内只剩下小规模妖魔,两族形成对峙格局,至今已有千年之久。
杨建同是儒生,对其他修炼途径的信息了解不多,但按他所说,包括儒、道、佛、武等绝大多数修炼途径都可以划分为九大品级。以儒道为例,下三品分为明理、正意、诚心,中三品为修身、而立、不惑,上三品为大儒、亚圣、儒圣。
“不同修炼途径的各个品级有着不同的特性和能力。”陆无念边走边在心里自言自语,“儒生的力量来源是仁德和才华……仁德倒是好理解,才华……应该是指好的诗词文章吧。”他想起自己用侠客行瞬杀三名纸人的事情。
那么如今自己算是什么品级呢?
唉,管他呢,反正跳不出下三品,都是弱鸡。